首页  >  广东
广东

广东

远古的广东地区,地旷人稀,原始森林覆盖,气候湿热,又有瘴疠,加之五岭横亘,交通不便,阻碍广东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广东地区长期处于较为原始的社会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中原人陆续南迁,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青铜制造业。秦平岭南后,设置郡县,留戍军队,并把岭南作为谪徙罪徒之地。汉武帝遣军平定南越国和东汉初马援南征交趾使大批汉军留戍落籍岭南。两晋时期,大批中原人避乱南迁,与当地越民杂处,使岭南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化进程加快。中原人还带来铁制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岭南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唐代,曲江人、后任玄宗朝宰相的张九龄主持开凿大庾岭路。大庾岭路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广东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往渐趋频繁。宋代,岭北人口大量南迁,加快了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

...[展开介绍]

远古的广东地区,地旷人稀,原始森林覆盖,气候湿热,又有瘴疠,加之五岭横亘,交通不便,阻碍广东与中原地区的交往,影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广东地区长期处于较为原始的社会状态。

  春秋战国时期,已有中原人陆续南迁,部分地区开始出现青铜制造业。秦平岭南后,设置郡县,留戍军队,并把岭南作为谪徙罪徒之地。汉武帝遣军平定南越国和东汉初马援南征交趾使大批汉军留戍落籍岭南。两晋时期,大批中原人避乱南迁,与当地越民杂处,使岭南的经济社会生活和民族关系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化进程加快。中原人还带来铁制工具和先进的生产技术,推动了岭南地区的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

  唐代,曲江人、后任玄宗朝宰相的张九龄主持开凿大庾岭路。大庾岭路成为南北交通要道,广东与中原的经济、文化交往渐趋频繁。宋代,岭北人口大量南迁,加快了广东尤其是珠江三角洲和韩江三角洲的开发。广东的社会经济、文化大为改观,向中原水平迅速接近。

  明代至清代中叶,广东经济、文化发展迅速。平原、丘陵地区的农作物种植普遍推行一年三熟制,粮食产量显著增加,以经济作物为主的商品性农业和铁冶、陶瓷、丝织、榨糖、制盐、造船等手工业达到较高水平,相应的商业也高度发展,“广货”名扬海内外,广州的商业地位海内外闻名。文化教育也迅速发展,社学普遍创建,府、州、县学和书院林立,并涌现出一批著名人物,如哲学家、教育家陈献章、湛若水,经济改革家庞尚鹏,军事家袁崇焕,史学家、诗人屈大均等。西方传教士率先在广东传授西医知识和创办新式学堂,培养了中国第一批掌握近代文化科学知识的人才。明清时期,广东经济、文化的发展已跃居全国的先进行列。

  鸦片战争后,外国廉价商品和资本的入侵,不断瓦解广东农村的经济,商业性农业受到严重摧残,民生凋零,鸦片泛滥,大批城乡贫民卖身为“猪仔”到海外谋生。与此同时,广东产生了中国最早的近代民族资本企业及“中国留学生之父”容闳、启蒙思想家郑观应,以康有为、梁启超等为代表的维新派人物,其后出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一批民主革命人士,广东成为推翻清朝统治、建立共和的民主革命策源地。

  民国初期,政局动荡,战事频仍,广东经济发展停滞,社会不得安宁。20世纪二三十年代,陈济棠主粤前后8年,注重实业建设和文化教育,使经济有了较大发展,人民生活得到改善。抗日战争爆发后,1938年10月广州沦陷,广东省政府北迁韶关,珠江三角洲及沿海地区成为沦陷区,社会受到严重破坏。解放战争期间,广东国统区经济逐渐崩溃,人民生活困苦。1949年10月14日广州解放,至12月21日广东全省大陆解放。1950年5月1日海南岛全岛解放。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改革开放前 1949年10月28日和11月6日,广州市人民政府和广东省人民政府先后成立,各市、县、区、乡、镇人民政府也相继成立。广东省的党委工作由中共中央华南分局(1955年6月撤销;同年7月中共广东省委成立)直接领导。

  从1950年10月至1953年4月,广东在农村开展土地改革,制订基本上不动华侨地主的房屋,对华侨地主的余粮不准追到海外等政策,并试点实施。但1952年4月后,广东的土改却受到批判,被认为是“右倾”和“和平土改”。还先后两次开展批判以方方、冯白驹、古大存等为代表的所谓“地方主义”,批判和处分了一大批地方干部。直到改革开放后,广东的土改才得到正确评价,所谓的“地方主义”得到平反,受处分的干部分别给予平反,恢复名誉。

  从1953年开始,国家实行国民经济建设第一个五年计划。广东确定经济建设的总方向是以农业生产为重点,推进农业、资本主义工商业、手工业“三大改造”,并采取许多有力措施发展生产。至1957年,广东全面提前完成第一个五年计划,基本完成“三大改造”,建立起以公有制为主体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

  在“大跃进”运动中,广东的浮夸风刮得比较迟。1958年9月,连县(今连州市)星子乡田北社放出亩产干谷60437斤的水稻“大卫星”。同年秋冬,广东同全国一样掀起人民公社化高潮,在不到两个月里,将全省2.3万个农业生产合作社,合并建立1652个人民公社,实行政社合一的体制。1959年初,全省开展的“反瞒产”运动,再次助长了虚报产量的“浮夸风”,使农民的生活陷入更加困难之境地。与此同时,还开展大炼钢铁运动,各行各业都卷入其中,直接参加炼钢的群众最多时达700万人,约占全省劳动力总数的1/2.

  从1960年下半年起,贯彻中央“调整、巩固、充实、提高”方针,对经济进行调整。经过几年的调整,广东的国民经济得到恢复与发展。

  1966年5月,广东和全国一样开展了“文化大革命”,历时10年。在“左”倾错误的主导下,先后经历“停课闹革命”、成立“红卫兵”、大串联、破“四旧”、揪斗“牛鬼蛇神”、揪斗“走资派”、战备疏散、夺权、打派仗、反对“资产阶级反动路线”、揪“广州谭震林”、武斗等过程,全省正常的社会秩序、生产秩序、工作秩序被打乱,导致1967年、1968年工农业生产严重下降。少数地方如阳春、海丰等地还发生乱打乱杀事件。

  1968年2月21日,广东省革命委员会成立,此后运动仍然不断,清理阶级队伍、“一打三反”、清查“五一六”、批斗“走资派”、“揪叛徒”、审理广东地下党14起重大历史事件、“批林批孔”、“反击右倾翻案风”等,一个接一个,伤害大批干部和群众。民主与法制受到破坏。改革开放前,广东经济的发展速度连续13年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改革开放后 1979年4月,省委第一书记习仲勋代表广东省委向中央提出让广东在对外开放上先行一步的要求,得到中央的赞同。当年7月1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批准广东省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从此,广东开始在对外开放上先行一步。

  改革开放初期,广东主要着力解决思想观念问题,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束缚。除建立经济特区(深圳、珠海、汕头)外,一是在农村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二是以市场为导向,重点抓好价格机制、流通体制、投资体制改革;三是对企业实行让利放权和经营机制改革;四是引进外资(主要是港资)、引进先进技术和先进管理经验,发展多种所有制。作为改革开放最前沿的深圳经济特区,创造了经济发展的“深圳速度”,在全国产生巨大反响。1984年以后,改革的范围进一步拓宽,内容进一步深化,经济得到进一步发展,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广东的改革开放带来了经济的飞速发展,吸引了全国各地人员大量南下寻找发展机会,“东南西北中,发财到广东”是当时最为流行的一句话。由于开放了与香港的往来,广东人可直接收听收看香港的广播电视,生活方式受到较大影响。特别是年轻一代,着装、饮食、语言等日常行为多追随香港,并成为潮流。内地省份尤其是各大城市年轻人以模仿广东人生活方式为荣,并兴起一股学习粤语的热潮。“广东”一度成为经济发达和生活方式前卫的代名词。

  由于各地投资规模过大,经济过热,在宏观调控上出现某些失衡,1988年9月,中央提出治理整顿、深化改革的任务。广东在治理整顿的同时,提出“八个不变”(即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双层经营体制不变;粮食合同订购,鼓励开发性农业生产政策不变;企业承包责任制、厂长负责制政策不变;以公有制为主体,发展多种经济成分政策不变;对个体经济和私营企业政策不变;财政包干、外贸包干政策不变;工资与经济效益挂钩政策不变;发展乡镇企业政策不变),继续深化各项改革,并率先放开粮食价格,使国民经济继续稳定、协调地发展。

  1992年初,邓小平视察南方,要求广东在20年内赶超亚洲“四小龙”(指韩国、新加坡、香港和台湾地区),率先实现现代化。此后,广东的改革开放进入一个新阶段,主要特征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体系,实现经营机制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1998年,中共中央总书记江泽民要求广东“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楼,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2003年起,广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注重科学发展,协调发展。2012年,习近平对广东提出“三个定位、两个率先”(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排头兵、深化改革开放的先行地、探索科学发展的实验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广东以此为统领,全面深化改革,开启率先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征程。

[收缩介绍]
周边目的地: